那些找到热爱的年轻人,在偷偷发光

2023-09-08 18:11:52

“这届年轻人……”的话题,年轻人已经听烂了。


【资料图】

一直以来,他们都活在社会关切的目光里,“年轻人为什么这样、为什么不那样、应该怎样”,不同的评价体系给他们贴上不同标签、提出不同期待。但作为话题风暴的中心,年轻人似乎已经不想再管别人怎么看他们了。

9月4日,是各大高校开学的第一天,华为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有为青年“开学第一课”的主题活动。

在圆桌论坛环节,学者、作家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席专家戴建业表达了他对当代“有为”的定义:从外在社会的评价变为自己的情感认同,从他人眼中的羡慕变为自己精神的快乐,从顺从父母期待变为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。

这段话引发了现场学子的热烈掌声,说到他们心坎里了——谁说人生的“有为”,要靠别人来定义?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。

从向外求到“向内求”

社会评价、他人眼光、父母期待,都是源自外在的评判标准,让年轻人不得不按照既定路线去走。“二十弱冠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……”就像一面严格的“社会时钟”,规定了每个年龄段应该实现怎样的“有为”。

戴建业也曾如此。从名字就能看出来,他的父辈对他存着“建功立业”的希冀,年轻时饱受压力的他,深刻共情着当下的年轻人。

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,生活节奏加快,环境充满不确定性,年轻人面临着升学就业、成家立业、身心健康、父母赡养等客观存在的现实压力,既要不断地适应社会评价,又不甘心放弃内心深处对自我意志的追求。

在迷茫、困扰、探寻中,他们出现了许多“分裂”的行为。于是有了“躺不平、卷不动的45度青年”“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”等现象的出现。

此前,戴建业在自己的B站视频《家里来了位00后粉丝!人生如广阔高原,我们都要学会“向内求”》中评价过这种现象。在他看来,上香和上进、上班并不是二元对立的,“只要一个人还在上香,就说明他有梦想。很多年轻人去上香,是在接受来自另外一个层面的勇气、希望、快乐。”

事实确实如此,即使在社会压力大、上升通道变窄的情况下,年轻人仍然在往前走,一边上香一边上进,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奋斗,在无所谓的地方安心躺平。

而很多年轻人之所以选择“部分躺平”,恰恰是因为很多传统观念中的“有为”带来的压力——买不起房就不买了,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就不结婚,大城市压力大就“归园田居”……

在传统的社会评价体系中,这些显然都是“不成功”的,但为什么要规定“有为”的标准就是建功立业、有房有钱、光宗耀祖呢?很多年轻人想通了这一点,正如戴建业说,“人生是一个过程,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间获得的快乐,就是有为。”

赵林就做着一个在父母看来很“没出息”的工作,某电子厂的行政文员,甚至曾经被很多不怀好意的人戏称为“厂妹”。她曾困扰良久,但慢慢发现,只要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,她就能“无所畏惧”。选择这份工作,是因为她不擅长社交,而且工作内容简单,每天还能闲出一部分时间来“摸鱼”。她利用这些时间私下写东西并发表出来。这给她带来不少“外快收入”,但对她来说,把自己脑海中的故事具象化的满足感,远远超过物质回报。

这正是戴建业所说的“向内求”,从寻求外界认可到寻求自我认同。吃喜欢的菜,读喜欢的书,干喜欢的事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愈加“通透”和“人间清醒”。有大学里的“宅男”,一门心思捣鼓自己的程序代码和机械设备,最终把宿舍的门锁改造成智能版,不仅免去忘带钥匙的烦恼,还获得不少荣誉;还有北漂累了的闺蜜二人组,毅然决然回到家乡,把农村小院改造成自己的堡垒,结果意外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“自建房设计师”……

有意思的是,当年轻人不再在乎外界眼光,转而追寻自我价值和热爱后,往往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所收获,如外快收入、校园荣誉和成为设计师等。所以,“向内求”并不意味着我行我素地“摆烂”,反而在“向内探索”并付诸行动后,会获得意外的“向外生长”。

换言之,为热爱而行动,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的过程,自然会让年轻人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,也许这个“光”和父母、社会、传统观念期待的不一样,但光就是光。“有为青年心有热爱,自发光,向内探索,向外生长。”

从单行道到人生旷野

“可是,我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怎么办?”

这是戴建业在B站提到“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”时,屏幕上飘过的几条弹幕。分享会现场,也有一位人大学子发问:“我们怎样以及到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自己所选择的是真正喜欢的东西?”

这是很多年轻人的迷茫之处,尤其是大学生或刚出社会的年轻人,固然知道前方有无数种可能,也不知道如何选。

对此,戴建业的回答是:“人生只要你愿奋斗,将来会找到你最喜欢的东西,你现在是一个年轻人,你怎么找到喜欢的东西?不断摸索,不断地干。”

无独有偶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子辉对此亦深以为然。他曾遇见过很多上大学后陷入迷茫的学生,让他渐渐意识到,人树立目标是很难的,尤其对年轻人来说,什么都还没有尝试过,目标能否坚持、是否适合自己,都要靠人生实践一点点证明。“很多事情不要定得太早,你先做起来,当没有目标的时候,可以看看身边人做什么。如果你自己不够精彩,向你身边精彩的人去学习,走好人生第一步。”

人大校内论坛上曾有一个帖子,帖主因为看到师兄师姐们都非常厉害,对自己产生了怀疑。评论中有位匿名老师回复了这样一段话:“你首先要为自己感到骄傲,当你学到一个知识点、写完一篇读书笔记、参加完一场活动、读完一篇学术专著,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瞬间中,你会不会感到骄傲呢?”

这个帖子一度成为人大学子们互相打气、安慰的树洞。它告诉迷茫的年轻人,不一定要实现大理想才是追寻热爱,能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热爱、挖掘成就感,也是一种“有为”。

人大研究生邓好然对此深有感悟,在他看来,有为和成功不能划等号。“如果当我们没有成为佼佼者,我们要丢掉自信吗?我们就要认为自己是无为青年吗?肯定不能这样。”

“有为”不一定要有结果,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。传统的观念强调增长所主导的单向发展,落到个体上就变成了“上台阶”,是累进向前的。每一步都要走得有价值,不进则退,就会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。

但用更开放的视角去看,如果不把这种“打怪升级积累经验”般的标准统一加诸在所有年轻人身上,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,勇敢试错,人生就不再是单行道,而是一片旷野,容得下更多“不走寻常路”的人。

“这个社会最怕的就是所有人都是一张面孔,参差多态才是幸福之源。”戴建业说。

跨越时空的对话

分享会最后,戴建业给了现场学子们一些寄语:好好学专业,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,再学会恋爱,在校园生活中积累生活智慧。

正值开学季,嘉宾们还分享了自己曾经的“开学装备”。戴建业回想起当年自己的自来水钢笔和笔记本,邓好然则是手机、MateBook 14s笔记本电脑和MatePad平板一应俱全。

从他们的开学装备上,能看出时代变迁的痕迹。事实上,社会观念的改变往往与硬件工具的进化息息相关,一台智能手机就带来了多少新潮行业和职业,给了无数人新的选择。

在社会环境慢慢变得更为多元包容的同时,智慧化工具也在发挥自己的作用,陪伴年轻人追逐热爱与理想。邓好然是第一批接触到“无纸化学习”概念的人之一,身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他需要经常在网站上刷代码题目,每天背着大包小包穿梭在教室和图书馆。考研的时候,他会带上华为MateBook 14s,搭配多屏协同功能,可以让MatePad作为第二个扩展屏幕使用,坐在图书馆里面,一边放着网课,一边对照课本,对信息获取效率大大增加,获得了更多竞争优势。当然,最后也顺利上岸了。

从传统办公到无纸化办公,从传统PC到现在华为的智慧PC,超级中转站、智慧搜索、多屏协同等智慧功能,让MateBook 14s成为一个超级终端,连接手机、平板等其他设备,大幅提升信息流转的效率。

工具的进化陪伴着每一代年轻人追逐热爱,让探索自己内心的过程变得具体可感,也让年轻人的选择变得更多元,同时见证他们“有为”的旅程。

数十年前,一支笔、一个本子陪伴戴建业走进大学校园,彼时他还很年轻,就此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;如今,邓好然等新一代年轻人在智慧工具的助力下,学习生活愈发丰富,也有了更多元、更个性化的选择空间,能够连接起每一份热爱。两代人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“跨时空对话”时,我们不仅能看到年轻人的青春风采,也感慨于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的包容和理解。

从洞察到当代“有为青年”定义的变化以来,华为举办了一系列活动,邀请老一辈学者和年轻人对话,跨越线上和线下不同空间,其初衷正是鼓励年轻人勇敢追求热爱,自发光。就像近来华为Mate系列手机的“回归”,华为跨越山海的勇气和否极泰来的传奇经历,感染着所有人。

可以说,华为提供的不仅是MateBook 14s 、Mate60系列这样的高性能产品,也时刻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,传递精神力量,表达对“有为青年”的鼓励,倡导对年轻人更包容的态度。

围绕年轻人的话题永远不会断,每一代年轻人都难以逃脱被“审判”的命运,也许下一代会更加出乎意料,但正是要放手让他们追寻心中热爱,在不同领域自由发光,“向内探索,向外生长”,才能挖掘无数种新的可能性。因为年轻人就是这个社会的多巴胺,世界正因为有不同的选择而五彩缤纷。

作者:朱影

关键词:

银行更多»

收藏